成語解釋
【辭彙】:管鮑之交
【讀音】:guǎn bào zhī jiāo
【解釋】:春秋時,齊人管仲和鮑叔牙相知最深。後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。
【出自】:《列子·力命》:“生我者父母,知我者鮑子也。”
【語法】:偏正式;作賓語;含褒義
【例句】: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管晏列傳》:“生我者父母,知我者鮑子也。”
【近義詞】:生死之交
【反義詞】:點頭之交
【相關成語】:管鮑之交、鮑子遺風、視死如歸、管鮑分金、各為其主、陣前對壘
人物背景
管仲
春秋時齊國政治家。名夷吾,字仲,亦稱管敬仲。據說他早年經營商業,後從事政治活動。在齊國公子小白(即齊桓公)與公子糾爭奪君位的鬥爭中,管仲曾支持公子糾。小白取得君位後,不計前嫌,重用管仲;管仲亦輔佐齊桓公,施行改革。在政治上,他推行國、野分治的參國伍鄙之制,即由君主、二世卿分管齊國,並在國中設立各級軍事組織,規定士、農、工、商各行其業;在經濟上,實行租稅改革,對井田“相地而衰征”(見先秦租稅),並採取了若干有利於農業、手工業發展的政策。
鮑叔牙
鮑叔牙又稱鮑叔、鮑子(約前723或前716~公元前644年),是鮑敬叔的兒子,春秋時齊國大夫,以知人著稱。少時與管仲友善,曾一起經商。齊襄公亂政,鮑叔牙隨公子小白出奔至莒國,管仲則隨公子糾出奔魯國。齊襄公被殺,糾和小白爭奪君位,小白得勝即位,即齊桓公。桓公囚管仲,鮑叔牙知道管仲之賢,舉薦管仲替代自己的職位,而自己則甘居於管仲之下,齊國因為管仲的治理而日漸強盛,被時人譽為“管鮑之交”、“鮑子遺風”。
成語典故
“管鮑”,是指公元前7世紀中國春秋時期的政治家管仲和鮑叔牙,他們倆是好朋友。管仲比較窮,鮑叔牙比較富有,但是他們之間彼此了解、相互信任。管仲和鮑叔牙之間深厚的友情,已成為中國代代流傳的佳話。在中國,人們常常用“管鮑之交”,來形容自己與好朋友之間親密無間、彼此信任的關係。
據說,周初分封了幾百個諸侯國,到春秋時期只剩下一百多個,其中比較大的只有齊,晉、楚、秦、魯、衛、燕、宋、陳、蔡、鄭、曹、吳、越等十幾個國家。這些諸侯國,都想自己當上霸主。因此,大國爭霸成為春秋時期的主要特點,先後出現了五個霸主,這就是歷史書上所說的春秋五霸。一種說法是:齊桓公、晉文公、宋襄公、秦穆公、楚莊王。另一種說法是:齊桓公、晉文公、楚莊王、吳王闔廬、越王勾踐。齊桓公最先當上了霸主。
齊國在今天的山東省北部 。齊國稱霸,與齊國的大政治家管仲分不開,齊桓公稱霸主要靠了他的幫助。但把管仲推薦給齊桓公的,是鮑叔牙。管仲和鮑叔牙是好朋友。起初,管仲和鮑叔牙合夥做買賣。管仲家裡窮,出的本錢沒有鮑叔牙多,可是到分紅的時候,他卻要多拿。鮑叔牙手下的人都很不高興,罵管仲貪婪。鮑叔牙卻解釋說:“他哪裡是貪這幾個錢呢?他家生活困難,是我自願讓給他。”有好幾次,管仲幫鮑叔牙出主意辦事,反而把事情辦砸了,鮑叔牙也不生氣,還安慰管仲,說:“事情辦不成,不是因為你的主意不好,而是因為時機不好,你別介意。”管仲曾經做了三次官,但是每次都被罷免,鮑叔牙認為不是管仲沒有才能,而是因為管仲沒有碰到賞識他的人。管仲曾經帶兵打仗,進攻的時候他躲在後面,退卻的時候他卻跑在最前面。手下的士兵全都瞧不起他,不願再跟他去打仗。鮑叔牙卻說:“管仲家裡有老母親,他保護自己是為了侍奉母親,並不真是怕死。”鮑叔牙替管仲辯護,極力掩蓋管仲的缺點,完全是為了愛惜管仲這個人才。管仲聽到這些話,非常感動,嘆口氣說;“生我的是父母,了解我的是鮑叔牙啊!”管仲和鮑叔牙就這樣結成了生死之交。
後來,管仲和鮑叔牙都從政了。當時,齊國的國君襄公沒有兒子,只有兩個異母兄弟。一個是公子糾,母親是魯國(今山東省西南部)人;一個是公子小白,母親是衛國(今河南省北部)人。有一天,管仲對鮑叔牙說:“依我看,將來繼位當國君的,不是公子糾就是公子小白,我和你每人輔佐一個吧。”鮑叔牙同意管仲的主意。從此,管仲當了公子糾的老師,鮑叔牙做了公子小白的老師。
齊襄公十分殘暴昏庸,常常找碴兒責罵大臣。朝政很亂,公子們為了避禍,紛紛逃到別的國家等待機會。管仲輔佐在魯國居住的公子糾,而鮑叔牙則在莒國侍奉另一個齊國公子小白。
周莊王十二年(公元前685年),公孫無知殺死了齊襄公,奪了君位。不到一個月,公孫無知又被大臣們殺死了。齊國有些大臣暗地派使者去莒國迎接公子小白回齊國即位。
魯莊公聽到這個訊息,決定親自率領三百輛兵車,用曹沫為大將,護送公子糾回齊國。他先讓管仲帶一部分兵馬在路上去攔截公子小白。
管仲帶著三十輛兵車,日夜兼程,追趕公子小白。他們追到即墨(今山東省平度縣東南),聽說莒國軍隊已經過去半天了,就接著趕路,一口氣又追了三十多里。他們遠遠看見莒國軍隊正在小樹林邊生火做飯,公子小白端坐車中。管仲跑上前去,說:“公子,您這是上哪兒去啊?”小白說:“去辦理喪事啊。”管仲又說:“公子糾比您年齡大,有他辦理喪事就行了,您何必急急忙忙趕路呢!鮑叔牙知道管仲的用心,很不高興地對管仲說:“管仲,你快回去吧。各人有各人的事,你不必多管。”管仲左右一看,那些隨從的人,一個個橫眉立目,摩拳擦掌,好像要和他拚命似的,再看看自己的人,比他們少多了,心想,硬碰硬非吃虧不可,便假裝答應,退了下去。沒走幾步,突然回過身來,彎弓搭箭,瞄準小白,一箭射去。只聽小白大叫一聲,口吐鮮血,倒在車上。周圍出人一窩蜂跑去救護,其中有人大叫“不好了!”接著,很多人就大哭了起來。
管仲看到這個情景,認為小白一定死了,便駕車飛跑回去,向魯莊公報告。魯莊公說小白已經死了,馬上設宴慶賀,然後帶著公子糾,慢慢悠悠地向齊國進發。
哪裡知道,管仲這一箭並沒射死公子小白,只射中了小白的衣帶鉤。小白怕管仲再射箭,急中生智,把舌頭咬破,假裝吐血而死。忙亂中大家也都被他瞞住了。直到管仲走遠了,小白才睜開眼,坐起來。鮑叔牙說:“我們得快跑,說不定管仲還會回來。”於是,公子小白換了衣服,坐在有篷的車裡,抄小路趕到了齊國都城臨淄。這時候,魯莊公和公子糾還在半路上呢!
齊國原來主張立公子糾為國君的大臣們,見公子小白先回來了,就對鮑叔牙說:“你要立公子小白為國君,公子糾回來了可怎么辦呢?”鮑叔牙說:“齊國連遭內亂,非得有個像公子小白這樣賢明的人來當國君,才能安定。現在公子小白比公子糾先回來了,這不正是天意嗎?你們再想一想,魯莊公護送公子糾回來,要是公子糾當了國君,魯莊公肯定要勒索財物,齊國本來就夠慘的了,那樣一來,怎么受得了呢?”大臣們聽鮑叔牙說得有理,便都同意讓公子小白即位,他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齊桓公。
過了好幾天,魯莊公才率領大軍到達齊國的邊境。他聽說公子小白並沒有死,而且已經當上了國君,頓時大怒,馬上向齊發動進攻。齊桓公只好發兵應戰。兩軍在乾時(今山東省淄博市西面,乾)混戰一場,魯軍被打得大敗,魯莊公棄車逃跑,才保住了一條性命。魯國的汶陽之田也被齊國占領了。真是偷雞不成蝕一把米。
魯莊公大敗回國,還沒喘過氣,齊國大軍又打上門來了,強令魯莊公殺死公子糾,交出管仲。魯莊公一看,大兵壓境,不願意為一個公子糾冒亡國的風險,就急忙下令將公子糾殺死,又叫人把管仲抓起來,準備送給齊國。謀士施伯對魯莊公說:“管仲是天下奇才,如果齊國用了他,富國強兵,對咱們是莫大的威脅,我看還不如把他留在魯國。”
這時候,魯莊公的心裡只有國門外的齊軍 ,哪裡還敢把管仲留下重用?施伯話還沒說完,魯莊公說;“那怎么行!齊桓公的仇人,我們反而重用,齊桓公是不會饒過我們的。”施伯說:“您如果不用,那就乾脆把他殺了,也免得齊國用他。”魯莊公動了心,打算殺死管仲。
鮑叔牙派到魯國去接管仲的隰朋,聽說魯莊公要殺管仲,慌了,急忙跑去對魯莊公說:“我們國君對管仲恨之入骨,非要親手殺他才解恨。你們把他交給我吧。”魯莊公只好將公子糾的頭連同管仲都交給隰朋帶回齊國。
管仲進了齊國的地界,鮑叔牙早就等在那裡了。他一見管仲,如獲至寶,馬上讓人將囚車打開,把管仲放了出來,一同回到臨淄。鮑叔牙把管仲安排在自己家裡住下,隨後去向齊桓公推薦管仲。
齊桓公說:“管仲不就是射我衣帶鉤的那個傢伙嗎?他射的箭至今我還留著呢!我恨不得剝了他的皮,吃了他的肉,你還想讓我重用他?”鮑叔牙說:“那時各為其主嘛!管仲射您的時候,他心中只有公子糾。再說,您如果真要富國強兵,建立霸業,沒有一大批賢明的人是不行的。”齊桓公說:“我早已經想好了,在我的大臣中,你是最忠心、最能幹的了,我要請你作相,幫助我富國強兵。”鮑叔牙說:“我比管仲差遠了,我不過是個小心謹慎、奉公守法的臣子而已,管仲才是治國圖霸的人才哪!您要是重用他,他將為您射得天下,哪裡只射中一個衣帶鉤呢!”
齊桓公見鮑叔牙這么推崇管仲,就說:“那你明天帶他來見我吧!”鮑叔牙笑了笑說:“您要得到有用的人才,必須恭恭敬敬以禮相待,怎么能隨隨便便召來呢?”於是,齊桓公選了一個好日子,親自出城迎接管仲,並且請管仲坐在他的車上,一起進城。
管仲到了宮廷,急忙跪下向齊桓公謝罪。齊桓公親自把管仲扶起來,虛心地向他請教富國強兵、建立霸業的方法。管仲講得一清二楚。兩人越談越投機,一直談三天三夜,真是相見恨晚。齊桓公接著就任命管仲為相。
古籍記載
原文
管仲夷吾①者,潁上②人也。少時常與鮑叔牙游③,鮑叔知其賢。管仲貧困,常欺④鮑叔,鮑叔終善遇之,不以為言。已而鮑叔事⑤齊公子小白⑥,管仲事公子糾。及小白立為桓公,公子糾死,管仲囚⑦焉。鮑叔遂進⑧管仲。管仲既用,任政於齊。齊桓公以霸,九⑨合諸侯,一匡天下⑩,管仲之謀也。
管仲曰:“吾始困時,嘗與鮑叔賈⑪,分財利多自與,鮑叔不以我為貪,知我貧也。吾嘗為鮑叔謀事而更窮困,鮑叔不以我為愚,知時有利不利也。吾嘗三仕三見逐於君,鮑叔不以我為不肖⑫,知我不遭⑬時也。吾嘗三戰三走,鮑叔不以我為怯,知我有老母也。公子糾敗,召忽⑭死之,吾幽囚受辱,鮑叔不以我為無恥,知我不羞小節,而恥功名不顯於天下也。生我者父母,知我者鮑子也。”鮑叔既進管仲,以身下之。子孫世祿於齊,有封邑者十餘世,常為名大夫。天下不多⑮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。管仲既任政相齊,以區區之齊在海濱,通貨積財,富國強兵,與俗同好惡。故其稱曰:“倉廩實而知禮節,衣食足而知榮辱,上服度則六親固。四維不張,國乃滅亡。下令如流水之原,令順民心。”故論卑而易行。俗之所欲,因而與之;俗之所否,因而去之。
其為政也,善因禍而為福,轉敗而為功。貴輕重,慎權衡。桓公實怒少姬,南襲蔡,管仲因而伐楚,責包茅不入貢於周室。桓公實北征山戎,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。於柯之會,桓公欲背曹沫之約,管仲因而信之,諸侯由是歸齊。故曰:“知與之為取,政之寶也。”
管仲富擬於公室,有三歸、反坫,齊人不以為侈。管仲卒,齊國遵其政,常強於諸侯。
太史公曰:吾讀管氏《牧民》、《山高》、《乘馬》、《輕重》、《九府》,及《晏子春秋》,詳哉其言之也。既見其著書,欲觀其行事,故次其傳。至其書,世多有之,是以不論,論其軼事。
管仲世所謂賢臣,然孔子小之,豈以為周道衰微,桓公既賢,而不勉之至王,乃稱霸哉?語曰“將順其美,匡救其惡,故上下能相親也”。豈管仲之謂乎?
方晏子伏莊公屍哭之,成禮然後去,豈所謂“見義不為無勇”者邪?至其諫說,犯君之顏,此所謂“進思盡忠,退思補過”者哉!假令晏子而在,余雖為之執鞭,所忻慕焉。
注釋
①管仲(前723~前645):名夷吾,字仲,春秋時的政治家,潁上(潁水之濱)人。
②潁(yǐng):潁河,發源於河南,流入安徽。
③游:交往。
④欺:這裡是錢物不平均分而多占的意思。
⑤事:侍奉。
⑥小白:齊襄公的弟弟,姓姜,名小白。公元前685年,齊襄公被殺,他與另一個兄弟公子糾爭奪君位。公子糾被殺,公子小白即位為齊桓公。
⑦囚:被拘禁。
⑧進:薦進,推舉。
⑨九:古漢語中“三”和“九”往往指多,非實指。下文中的“三仕而三見逐”中的“三”也指“多次”。
⑩匡:糾正,扶正。
⑪賈:做生意,經商。
⑫不肖:不賢,無能。
⑬遭:遇。
⑭召忽:當初與管仲都是公子糾的手下。
⑮多:稱讚。
譯文
管仲又名夷吾,潁上人。青年時經常與鮑叔牙交往,鮑叔知道他有賢才。管仲家境貧困,常常占用鮑叔的一部分財產,鮑叔卻一直待他很好,不因這而生怨言。後來鮑叔服侍齊國的公子小白,管仲服侍公子糾。到了小白立為桓公的時候,公子糾被殺死,管仲也被囚禁。鮑叔就向桓公保薦管仲。管仲被錄用以後,在齊國掌理政事,齊桓公因此而稱霸,多次召集諸侯會盟,匡正天下,都是管仲的謀略。管仲說:“當初我貧困的時候,曾經同鮑叔一道做買賣,分財利往往自己多得,而鮑叔不將我看成貪婪的人,他知道我貧窮。我曾經替鮑叔出謀辦事,結果事情給弄得更加處境惡劣,而鮑叔不認為我是愚笨的人,他知道時機有利和不利。我曾經多次做官又多次被國君斥退,鮑叔不拿我當無能之人看待,他知道我沒遇上好時運。我曾經多次打仗多次退卻,鮑叔不認為我是膽小鬼,他知道我家中還有老母。公子糾爭王位失敗之後,我的同事召忽為此自殺,而我被關在深牢中忍辱苟活,鮑叔不認為我無恥,他知道我不會為失小節而羞,卻為功名不曾顯耀於天下而恥。生我的是父母,了解我的是鮑叔啊!”鮑叔薦舉了管仲之後,甘心位居管仲之下。他的子孫世世代代在齊國享有俸祿,得到封地的有十幾代,多數是著名的大夫。因此,天下的人不稱讚管仲的才幹,反而讚美鮑叔能夠識別人才。
管仲在齊國執政為相之後,憑藉小小的齊國濱臨大海的地理條件,流通貨物,積累財富,富國強兵,與普通人同好同惡。所以他的著作中說:“糧倉充實就知道禮節;衣食飽暖就懂得榮辱;君王的享用有一定製度,六親就緊緊依附;禮、義、廉,恥的倫理不大加宣揚,國家就會滅亡。頒布政令就好像流水的源頭,要能順乎民心。”所以他的政令淺顯而易於推行,一般人所嚮往的,就因勢而給予;一般人所不贊成的,就順應而革除。管仲掌理政事,善於轉禍為福,轉敗為功。十分注意事情的輕重緩急,謹慎地權衡利害得失。桓公實在是惱恨小妻蔡姬,就南去襲擊蔡國,管仲則趁機討伐楚國,譴責不向周王室進貢包茅。桓公實際上是北征山戎,管仲卻趁機讓燕國實行召公的善政。齊、魯兩國在柯地盟會的時候,桓公打算背棄同曹沫所簽訂的歸還魯地的盟約,管仲卻堅持歸還,讓魯國信重齊國,天下諸侯也因此而歸附於齊。所以說“懂得給予是為了有所獲取,這是治理政事的法寶。”
管仲的富足可以同諸侯王室相比,有三歸,有反坫,齊國人並不因此而認為他奢侈。管仲死了以後,齊國遵循他的政教,常常強霸於諸侯之中。
太史公說:我讀管子的《牧民》、《山高》、《乘馬》、《輕重》、《九府》,以及《晏子春秋》,他們說的都很詳細。讀過他們的書,想考察他們的事跡,所以編寫了他們的傳記。至於他們的書,世上大都能見到,因此不論述,只是論述他們的一些軼事。管仲是世人所說的賢臣,但孔子卻小看他。莫非認為周朝的統治已經衰微,桓公既是賢君,而管仲不勸勉他實行王道,卻輔佐他稱霸嗎?《孝經》說:“順應並推廣美德,匡正並補救惡行,因而君臣上下就能相親相附。”這難道不是說的管仲嗎?
當晏子伏在莊公屍體上哭吊他,並行完臣子的禮節之後才離開,這難道是所說的“見義不為就沒有勇氣”的人嗎?至於他那些抗爭勸阻的言論,觸犯君主的面子,這便是《孝經》所說的“當政就想到竭盡忠心,在野就考慮彌補過失”的人啊!